2017级爱迪生实验班主题团日活动之“问道”董树锋老师圆满举行

发布日期:2018-12-23来源:76net必赢官网发布者:系统管理员访问量:1302

20181222日晚,爱迪生实验班团支部在安中大楼A216教室顺利举办问道董树锋副教授主题团日活动。董副教授进行了题为工程学科如何坚持做创造价值的科研的分享,他对配电网的能量管理系统、电力系统的状态估计、基于高性能计算技术的电力系统云计算和云服务等技术领域的介绍和概述拓展了同学们对电网领域的认识,让同学们啧啧称赞,互动环节,部分同学结合自己的兴趣及讲座内容向董副教授提出问题,并得到了满意的回答。

1.jpg

我们今天聚在一起聊一些有意思的事,开篇董老师用平易近人的话语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我最近写代码比较多,机器语言用的比汉语要多,我讲话的文采可能会受到影响,一番幽默的风度自然令同学们全神贯注;我工作了7年多,但是没到职业生涯的1/5,因为我的理想是为祖国健康工作50,此句在同学们嘴角勾起弧线,会心一笑之后,留在心中和脑海中的是同样为祖国健康工作50的目标和理想。

 

科研长路,历程简述

我做科研从研二开始,董老师回忆着自己的科研经历,当时接手配电网的能量管理系统。江阴县供电局的实践,副产物是结识许多业内人士,几十万行的代码,让他走进科研,爱上科研,作为第一个科研项目,在人生中起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2.jpg

随着科研的不断深入,他逐渐在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电力系统数据平台、电力系统高性能计算、电力系统风险评估和预警技术以及优化理论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等领域有所建树,并向基于高性能计算技术的电力系统云计算和云服务、基于能源物联网技术的综合能源系统的理论、运行、控制和优化技术等方向拓展研究。

 

工科特点,创造价值

对于工程学科的特点,董老师提出了两个词:复杂与简化。难解的高阶微分代数方程是复杂的代表,而对于问题和方程的化简又是简化的体现。在一对矛盾的词汇和环境中,复杂的高深的研究可能会在20年以后起作用,简化的合众的科研似乎可解决当下的问题,相比较这二者,他建议从事未来5年能大展身手的课题。

3.jpg

在课题的选择和科研的持续方面,兴趣很重要。董老师提到工科方面的科研是为了创造价值,随后他例举了电力系统高性能计算服务平台综合能源智慧运营服务平台来表达为科研人员提供免费服务希望能应用于实际电网中的想法,这就是为社会创造价值。

 

科研生活,趣与无趣

科研有不好玩的地方,也有很好玩的地方,他随后用一个职场幽默对话继续他的话题。他以自己做状态估计研究的经历为例,我是第一个做状态研究,有大量基础工作需要完成,毫不避讳地点明这是一个不太好玩的阶段。基础工作完成后的调试阶段则充满乐趣。有趣之处在于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而机械式的工作却显得乏味。

4.jpg

科研一生,素质些许

董老师表达了自己对于科研工作者应当具备的几点素质:1、能够耐住寂寞,可能独自长时间呆在实验室;2、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同于本科阶段实验要求的已知性,科研的前行是未知,那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3、具备较强的编程能力,特别是在电力系统方向,新的理论的可行性及与原方案的不同处则需要程序来实现。

随后迎来互动提问环节,对于同学们的问题,董老师完整地回答,并加以延伸,提到了其他具有启发性的知识和信息。

在一片掌声中,讲座走向尾声。

5.jpg

6.jpg

今日冬至,今日师至,问道之途,将出高徒。

文/王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