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名片:
邱剑,1990年6月生于江西兴国,于2016年在76net必赢官网取得电气工程博士学位。曾于2014-2015年期间在佐治亚理工学院任访问博士生。曾在华为2012实验室担任 Huawei Mind 项目组的 Data Scientist,从事通信基站的智能化研发工作。现在阿里云工业大脑担任Data Scientist,主要负责电力能源行业的智能化项目、工业知识图谱产品研发等工作。迄今为止,参与国家/企业项目近20项,发表SCI/EI论文八篇,专利6项,是最早将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图谱技术引入电力领域的学者之一,相关研究被引百余次。涉及电力大数据与AI的研发工作有:虚拟调度员,智能运检助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力设备状态评价/输电通道风险评估/设备故障率预测,基于深度学习的负荷预测,电网检修决策与优化等。
1月26日晚,76net必赢官网2019年赴浙江省杭州市“寻根基——院友寻访”寒假社会实践团队有幸拜访了优秀院友代表——阿里云工业大脑Data Scientist邱剑。在近两个小时的交流中,邱剑师兄向我们讲述了他的求学经历和职业生涯,同时向学弟学妹们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并向即将到来的母校76net必赢官网百年院庆献上美好祝福。
晚7时整,我们在杭州滨江区咖啡馆里与邱师兄会面,正式开始采访。令我们意外和感动的是,平时工作十分忙碌的邱师兄,竟提前了近半小时到达会面地点。师兄为人亲切,平易近人,丝毫不吝啬与学弟学妹们相互交流、分享经验的时间。
寻觅方向:不要怕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首先,我们对电气专业出身的师兄为何最终投向互联网+产业领域表示好奇。师兄向我们耐心道来自己的科研经历,也借此告诫我们务必“不要害怕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1年,邱师兄进入了继电保护实验室攻读研究生,由于该研究领域已发展得相对成熟,很难取得较大的突破,所以他在读研的前两年也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一次偶然的想法,促使邱师兄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坚定地申请硕转博,继续进行深造。
读博第二年的时候,邱师兄在导师的一个课题中看到有许多检修记录还有设备的相关数据,突然意识到在互联网时代下大数据的重要意义,那段时间也正值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概念的兴起。后来,在导师的支持下,邱师兄通过自主查阅资料,旁听课程,不断摸索,慢慢将自己的研究中心往数据挖掘方面转移,找到了自己科研的兴趣点,这段经历也为邱师兄后来投身于互联网行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邱师兄最后谈到,在选择研究方向时,要多去了解,多去尝试,才能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不要怕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出国交流:拓开思路,增长见闻
随后,我们对师兄的国外求学经历倍感兴趣,借机请教了师兄研究生期间出国交流的经验。在攻读博士期间,邱师兄前往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并选择了工业工程方向。在美国工业工程领域尤为宽泛,主要包括综合运用数学、物理、社会科学等专门的知识与技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在谈到在外交流期间的经历,邱师兄不禁感慨道,感恩母校能够为我们学生提供这样好的条件,他认为能够有这样的外出交流机会非常宝贵,能够大大开阔我们的视野,打开思路,增长见识。外出的交流经历,也在师兄选择自己读博研究方向上起了重要的指引作用。他希望我们能够珍惜母校提供的机会,用于走出自己的世界,去外面更广阔的天地闯荡。
职业生涯: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针对我们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疑惑,邱剑师兄也都一一进行耐心的解答。他从自身的经历谈起,告诉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工作与你的性格与态度有很大的联系。”因为自己是个不爱安稳、喜欢挑战的人,所以第一份工作没有选择进入国企,而是选择了进入华为从事通信领域的大数据研发工作,但发现自己相对于通信和计算机出身的同事优势并不显著,于是在工作一年之后考虑寻找与电力大数据相关的机会。谈及现在的工作,邱剑师兄说到能进入阿里云ET工业大脑也是一种机缘巧合。最初是通过老师接触到阿里云,后经朋友分享了解到阿里云开始涉及到一些制造业的项目。师兄总结道,很多事情都具有两面性,社会不断变迁,今天的选择在十年后回头去看也不一定会是最好的。人生在很多阶段,面向未来思考选择会更好。只有正确评估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不必一味随大流。
访谈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邀请邱师兄录制了一段送给浙大电气百年华诞的祝福视频,还同邱师兄一道合影留念。作为优秀院友的代表,邱师兄一直秉承着求是精神,胸怀远大理想,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脚踏实地地投身于互联网行业,与千百位浙大电气人一样为母校赢得荣誉。道别时,邱师兄特别嘱托我们说,“欢迎有志于从事人工智能和电力相关研究的学弟学妹们联系我,简历尽管砸过来,过年后就开始内推!”在欢笑声中,我们挥手道别。非常感谢邱师兄于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愿师兄工作顺利,生活美满,心想事成!也欢迎邱师兄常回母校看看!
笔者手记:
人生在很多阶段,面向未来思考选择会更好,只有正确评估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文/李忠憓 电力经济18硕图/林弘毅 电力电子18硕
随访人员:蒋轶澄 电力经济17硕
陈维育 电力系统17硕
张智 电力经济17硕
南君培 电力经济18博
俞烨隆 电机与电器18博